一、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能否申領企業職工適崗培訓補貼?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43號)規定企業職工適崗培訓補貼的對象為免費開展職工適崗培訓的企業。因此非企業性質單位不能納入適崗培訓補貼范圍。
二、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如何認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的規定,員工制家政企業是指直接與消費者(客戶)簽訂服務合同,與家政服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繳納社會保險費(已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或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均認可為繳納社會保險費),統一安排服務人員為消費者(客戶)提供服務,直接支付或代發服務人員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并對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的企業。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3的規定,員工制家政服務員,是指同時符合下列3個條件的家政服務員:
1.依法與家政服務企業簽訂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且在該企業實際上崗工作。
2.家政服務企業為其按月足額繳納了企業所在地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政策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對已享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社會保險或者下崗職工原單位繼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家政服務員,如果本人書面提出不再繳納企業所在地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政策規定的相應的社會保險,并出具其所在鄉鎮或者原單位開具的已繳納相關保險的證明,可視同家政服務企業已為其按月足額繳納了相應的社會保險。
3.家政服務企業通過金融機構向其實際支付不低于企業所在地適用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三、企業員工是否需要核驗參保情況?
若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參訓人員為新入職的員工,可以不核驗參保情況;若開展的是在崗、轉崗培訓,建議審核備案、申領補貼時核驗參訓人員的社保參保記錄,確保參訓人員確為企業員工。
四、企業開展線上適崗培訓應如何選擇培訓平臺?
推薦使用部、省推薦的培訓平臺,如使用推薦之外的,請根據廣東省人社廳《關于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粵人社函〔2020〕34號)和《關于征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平臺及數字資源的通知》(粵人社辦〔2020〕2號)的要求,選擇的培訓平臺須具備以下條件:1、在中國境內依法登記,已經正式運營服務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具有規范的財務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社會信用良好,無違法、違紀、失信等不良行為記錄。2、平臺開展的線上培訓數字資源內容符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專項職業能力規范和國家職業培訓課程規范等要求。3、平臺具備安全穩定、師生互動的線上培訓技術條件和完善的線上職業培訓質量管控體系,具有ICP備案號、網站地址(APP的包名)、IP地址及服務器放置城市名稱,線上培訓人員全實名、培訓過程可記錄,自愿接受人社部門的監督管理。
五、如何加強對線上培訓的監管?
按廣東省人社廳《關于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粵人社函〔2020〕34號)和《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加強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議各區開展電話回訪抽查,以及由企業在“廣東省集中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一體化門戶系統-企業職工適崗培訓補貼管理系統”申報補貼時進行培訓效果自評(系統已設置申報時選擇“是否達到培訓效果”)等形式。
六、規模企業通常擁有自主培訓的網絡平臺,可根據崗位特點開設線上培訓,而部分中小企業只能依托第三方平臺開展線上培訓,培訓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匹配度不高。
引導大型企業向省廳申報線上培訓平臺和數字資源,發揮其在行業內的引領作用,促進行業整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具體要求參照《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企業職工線上適崗培訓業務操作問答(一)”的通知》,按《關于征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平臺及數字資源的通知》(粵人社辦〔2020〕2號)執行。
七、線上適崗培訓的影像資料有何具體要求?
按《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加強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監督管理的通知》執行,視頻、照片須清晰反映參訓人員的培訓情況。
八、企業申領企業職工適崗培訓補貼是按培訓計劃還是按實際完成核定其課時數?單個線上課程時長是否須大于45分鐘?
按照《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43號)規定,企業須按計劃完成培訓任務才能申請企業職工適崗培訓補貼。線上適崗培訓課時數為累計課時數,每人每課時不少于45分鐘。
三合同創多年培訓補貼項目輔導經驗,幫助企業客戶匹配培訓內容,分析優化方案,全流程加以輔導,自主開發線上培訓平臺【同創云課堂】,涵蓋多種職業工種和企業各職能部門相關培訓課程,助力企業疫情防控期間適崗培訓線上培訓需求,并協助企業做好監督和管理,響應政府號召,助力企業成長。歡迎咨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