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冷鏈物流市場即將崩潰,誰能帶頭
據中物聯冷鏈委員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億元,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元,2017年生鮮電商規模應達到1000億元。冷鏈消毒冷凍物體表面消毒:應采用降低冰點的方法,確保消毒劑不結冰,且須進行消毒效果確認。進口冷鏈消殺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對織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因此金屬和有色織物慎用。冷鏈消毒劑低溫冷藏物體表面消毒:使用濃度1000mg/L;疫源地消毒時,物體表面使用濃度2000mg/L,有明顯污染物時,使用濃度20000mg/L。
按照中物聯冷鏈委的數據,中國冷鏈物流企業市場在2017年將達到4700億元,醫藥冷鏈物流發展市場可以達到800億元,生鮮電商在2017年的規模應該能達到1000億,按照冷鏈物流管理成本方面占據主要產品以及銷售額的30%計算,也會形成自己一個300億左右的冷鏈物流服務市場。如此具有龐大的市場經濟吸引了大量的社會主義資本國家紛紛開始投入到冷鏈物流技術行業,九曳供應鏈作為一家專注生鮮電商的冷鏈物流有限公司進行融資2億美金,成為我國目前為止2017年最大的融資風險案例。
但據行業協會統計,我國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平均利潤率為3%至5%。
據冷鏈物流行業資深專家分析,我國冷鏈物流不賺錢,是自身運營成本過高,而冷鏈物流資源共享度過低,上下游產業鏈業務不協調導致大量浪費和閑置資源,這導致上游產業鏈的食品藥品企業對物流成本,下游物流公司就像吃雞肋一樣利潤不高。從中可以看出,未來中國物流競爭的發展在于誰能夠整合盡可能多的資源,加大資源共享的程度,提高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效率,誰才能真正在這個行業企業中挖金。
縱觀國內這些知名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都在這種共享資源,原來從事物流的一些平臺公司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大部分平臺都是通過補貼的方式吸引上下游企業上平臺,導致補貼規模較大,全部依靠融資支持,基本上沒有利潤。如此殘酷的市場競爭,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一堆白骨躺在沙灘上。
如果這些企業難以超越,物流世界還能有誰呢?近日,紫云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擬在新三板上市的消息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我們可以從共享轉移規范中看到的應該是一個傳統的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企業,但是它正在向冷鏈物流企業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