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通過延長合資期限、投資西部邊遠地區等舉措,
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開拓了“后合資時代”的新思路。
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國,中國汽車產業也進入“后合資時代”。在“后合資時代”,現有的中外合資汽車企業如何在中國繼續發展,如何更好地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大眾汽車通過延長合資期限、投資西部邊遠地區等舉措,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開拓了“后合資時代”的新思路。
德國當地時間4月23日,正在德國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參觀了德國大眾沃爾夫斯堡總部。在中德兩位總理的見證下,大眾汽車與上汽集團就在烏魯木齊合資建廠簽署了合作協議,并與中國一汽簽署將一汽大眾的合資期限延長25年的意向聲明。
大眾汽車在中國全面領先
與一些跨國汽車公司相對保守形成鮮明對比,
大眾汽車不僅把最好的產品和技術引進到中國,而且把德國制造也引進到中國。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汽車公司,無論在促進國內汽車產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以及履行企業社會職責方面,大眾汽車都走在其他跨國汽車集團前邊,全面領先。
與一些跨國汽車公司相對保守形成鮮明對比,大眾汽車不僅把最好的產品和技術引進到中國,而且把德國制造也引進到中國。確保國產汽車和德國制造沒有差別。為了推進中國的循環經濟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眾汽車把再制造技術也引進到中國。大眾汽車還把先進發動機和變速箱引進到中國,并實現本地生產。這一舉措大大降低了大眾產品的油耗和排放,為中國的節能減排事業作出了貢獻。過去5年,大眾汽車在華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20%以上。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大眾汽車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旗下大眾、奧迪、斯柯達品牌市場占有率在中國乘用車市場一直名列前茅。奧迪在中國高端轎車市場一直是第一名。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大眾汽車最大單一市場。
從南方戰略到大膽西進
大眾汽車幾年前提出的南方戰略,已經初見成效。大眾汽車在華南的市場份額明顯上升。眼下又把目光瞄向潛力巨大的西部市場。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文德恩在歡迎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儀式上表示:大眾汽車與中國的合作已經成功地延續了30年。作為中國汽車業的開拓者之一,大眾將與中國合作伙伴一道,共同開拓西部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汽車產能布局過分偏重沿海和中部,西部相對薄弱,但西部又是近年來汽車增長最快的地區。就投資環境、人力資源條件而言,西部比中部和沿海,有很大差距。大眾汽車敢于到新疆去投資,是需要勇氣的。
有分析認為,大眾汽車投資西部地區,一方面可以改善當地經濟狀況、擴大就業,另外還可以以新疆為基地,開拓西部市場,鞏固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大眾為合資車企樹立榜樣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汽車領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取得豐碩成果。幾乎所有的跨國汽車公司都在中國設立了合資整車企業,還吸引了大批汽車零部件巨頭來華投資設廠。這些合資企業帶來了技術、資金和車型,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在汽車“后合資時代”,合資企業將繼續在中國發揮積極作用,除了提供產品,提供技術、提供服務,還有義務幫助合資企業建立研發能力,使合資企業成為一個真正的整車廠而不僅僅是一個汽車裝配廠。目前大眾在中國的兩個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都在積極研發合資自主品牌汽車。
大眾汽車集團與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宣布將進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從今年到2016年在中國新增投資140億歐元,主要用于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多的環保車型和建設最環保的工廠。大眾汽車在成都、南京等地的工廠以及正在興建的儀征、佛山和寧波工廠,將運用最先進的技術,實現更加綠色環保的生產,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綠色生產樹立新的標桿。
在進入“后合資時代”的今天,大眾汽車在西部大開發、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也走在了前邊,為其他跨國汽車公司樹立了榜樣。